中美七年纏鬥 文:悠然

上文說完貿易戰的明線,我們來看一看貿易戰的暗線。

美國對中國發動貿易戰一直都有一條暗線,那就是遏制中國發展,在政治上對中國提出更大的要求。

我們要注意特朗普的第一屆跟第二屆是完全兩種不同的貿易戰思路,所以不能等同看待。

2018年貿易戰跟2025年已經過去了7年,先回顧一下2018年,當時美國突然襲擊,而中國的反應就是立即前往華盛頓跟美國談判。

2018年1月特朗普宣佈對大型洗衣機和光伏產品加徵關稅,3月22日就出了所謂的301調查,並且開出了對中興通訊的禁令。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出訪美國,發布了中美貿易磋商聯合聲明,但是到了6月16日美國就反悔了,繼續推出加稅跟制裁名單,再之後中國持續和美國談判,在特朗普第一屆的最後一年,也就是2020年1月兩國終於簽署了中美經貿協議。好,這個是貿易方面的,但是中美之間的博弈遠遠不止於經貿,美國就是要遏制中國發展,不管是經濟發展、政治穩定、社會治安幾乎是把手裏面的牌攤開了,全部變現。

2015年中國提出了中國製造2025,簡而言之就是產業升級,希望從製造大國變身爲製造強國,但是從世界體系的角度來說,歐美發達國家它之所以是發達國家,就是因爲他們掌握了大量產業,價值鏈中最大的部分可以躺在專利上面賺取超額利潤,可以享受高福利、長假期。好,如果中國完成了這一波產業升級,他們的日子沒那麼好過了。

落到具體的產業上,衆多中國企業遭到了制裁,而其中最具有廣告效應的就是華爲,不單單被禁止使用谷歌系統和美國的先進芯片,而且最炸裂的就是2018年12月1日,加拿大警方應美國政府司法互助要求,把華爲的孟晚舟給抓了。

政治領域,美國對中國發起了一場另外的輿論戰,就是所謂的新疆問題。根據Google trend,新疆這個詞從2018年末開始逐步走高,至今新疆都是歐美炒作中國的一個重點話題。我有一個學生在英國做社科研究,他現在做一個題目是關於新疆哈薩克族的馬文化,結果學校的道德審查委員會直接說新疆不安全,不讓他去做田野。

2019年6月香港發生大規模暴亂,斷斷續續一年,特朗普以香港問題,威脅干涉貿易協定。

當時中國形勢有多麼糟糕,幾乎是腹背受敵,一邊制定貿易摩擦對應的政策,一邊應對美國的輿論戰,一邊應對國內的輿論戰,然後一邊還要處理國內的各種政治問題。更加關鍵的是由於美國是我們最大的出口市場,所以我們不能硬脫鉤,還要繼續保持跟美國的談判。

2021年民主黨上台,中國一度以爲民主黨會恢復貿易和基本的國際秩序,但是拜登的對華政策更加激烈,拜登是中美建交以後第一個沒有訪問過中國的美國總統,他任內繼續執行對中國加關稅的政策,對中國採取了「小院高牆」的戰略,在亞太地區成立了美國、澳洲、英國和Aukus和印度-太平洋經濟框架(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 for Prosperity)兩個遏制中國的國際組織。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貿易戰根本就不是貿易戰這麼簡單,表面是貿易,核心是打掉中國繼續升級的可能性,從政治和產業上扼殺中國。

但中國在過去7年做了什麼?美國作爲全球帝國有三大支柱,就是科技霸權、軍事霸權、金融霸權。

首次,回應美國科技霸權,中國基本已經突破了多數卡脖子的技術,在科技技術領域我們迎來了一個又一個勝利的時刻。

對軍事霸權,航母山東號和福建號相繼下水,成飛和沈飛先後拿出了6代機,我們的無人機、機械狗等各種新式的武器裝備,還有新式的戰術戰法紛紛進入視野,而近日中國的殲10c在印巴衝突中打出了廣告,告訴世界中國不單單武器厲害,戰術已經進入到全新的領域,跟全世界已經形成了代差。現在說白了,在全數據鏈戰術的支持下,印度手裏的陣風不一定需要殲10c,只要能掛導彈,可能殲8、殲5都能打掉陣風。

最後對金融霸權,中國政府手裏錢好多,就是準備跟美國硬碰硬較量的。

說了這麼多,我們回到這一次特朗普上任,大家再想一想,這一次美國還像上一次非常針對中國嗎?

沒有。現在的美國是全世界胡亂出招,特朗普沒有對中國提出任何地緣政治、金融、科技的任何要求。比如第一屆特朗普曾經把中國列爲匯率操縱國作爲籌碼,在拜登時期美國發明瞭所謂的對華去風險的語言遊戲,要迫使歐洲與中國脫鉤,建立對華關稅同盟,而這一次什麼都沒有,沒有要求中國買美債,沒有討論什麼人民幣匯率,沒有討論半導體,沒有討論AI,沒有討論軍事,沒有討論俄烏問題,沒有討論稀土問題。

在關稅戰剛剛開始的時候,很多人還討論過各種美國可能做的策略,比如可能先給東南亞拉一個超大的關稅,然後要求東南亞給中國設置高關稅之後,再降低東南亞的關稅,也有說了可能會和歐洲達成一個0關稅區來打擊中國,但是目前看來都沒發生。中國硬剛特朗普關稅不單單沒有帶來美國拉起反華的關稅同盟,反而讓世界看到了應該如何應對美國。我們確認了基本的認識,就是貿易戰的核心不是貿易,而是政治。

大國博弈要看戰略,中國的戰略是什麼?美國的戰略又是什麼?

中國一直以來的戰略非常明確,開誠佈公的支持多極化,反對霸權主義,比如金磚組織和上合組織的擴容,一帶一路、進博會等等,全都是陽謀,沒有陰謀。

反觀美國最大的問題就是國內衝突,民主黨希望保持全球帝國主義,特朗普派不惜吃掉盟友,損害全球利益,也要維持美國優先,建立民粹帝國。

特朗普集團裏面的另一派硅谷新右翼又希望建立無人管轄的科技至上社會,結果就是每4年就要系統重置一下,可以說美國除了沒有真的打內戰,目前的政治狀態就是跟內戰差不太多。

所以從戰略上來看,只要可以推動多極化,就是在實現中國的戰略目標,比如激起其他國家對獨立自主的嚮往,比如讓大家認爲美國不是不可戰勝的。再比如讓大家感覺美國的政策朝秦暮楚,充滿不確定性,這些全都可以,但美國不同,美國沒有辦法認認真真的執行任何一個戰略,哪怕美國可以認認真真執行它的戰略,但是美國的工業生產力已經沒有辦法支撐這樣的霸權了,所以這是一種求而不得的痛苦,這次關稅就更加推動世界往這個方向發展。

文:悠 然

傳媒人、經濟人,從事媒體編、寫、評、教工作達二十年,擅長發掘繁雜時事問題背後的故事,並把過多的好奇投入到中國近代史研究中,現爲自由撰稿人。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